燕通公司总结导热油的酸值含量对与导热油使用的意义如下:1、判断基础油的精制程度,酸值越高说明导热油中含有酸性物质越多,精制程度越低。2、判断导热油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酸值含量少,在无水分和温度很低时,一般对金属不会产生腐蚀作用;如果酸值含量高且存在水分时,就可能腐蚀金属,有机酸与有些有色金属作用下会更加催化油品的氧化。3、判断导热油的变质程度,柳州高温导热油。导热油在传热系统中长期高温运行,导热油受到氧化变质和高温裂解等作用,酸性物质逐渐增加。酸性物质受热分解,柳州高温导热油,还有可能产生更多的活性基团,对油液的变质起到催化作用,柳州高温导热油,因此,酸值检测一般用于判断导热油的变质程度,是判断是否换油的一项重要指标。(GB24747中规定酸值0.5~1.5为安全警告范围,大于1.5为停止使用标准)导热油检测中如果水分超标容易在升温过程中出现沸油现象,也容易加快油品的水解与氧化反应。柳州高温导热油
按照国际ISO的分类标准,导热油(又称有机热载体、热传导液、热媒、热介质等)属L类Q组。导热油加热装置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类,因此对导热油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导热油根据组成划分,分为矿物导热油和合成型导热油两种。矿物型导热油最高使用温度不高于320℃,可满足一般要求的加热系统,合成型导热油最高使用温度超过320℃,可用于特殊场合的加热。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日趋紧张,节能和环保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导热油作为一种优良的热传导介质,具有高温低压的传热性能,且热效率高,传热均匀、温度控制准确,输送方便,运行成本低,现已发展成为使用zui广、用量较大的一种热载体。导热油应用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计划重点推广项目。导热油热媒技术已经在国内几十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吉林联苯导热油导热油的外观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储存稳定性好,光照后不变色或出现沉淀。
热氧化安定性不同的导热油,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反应(也成老化)。氧化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主要原因是氧原子可直接与导热油中碳氢化合物中的碳原子相连生成羧基这一过程是把饱和烃类转化为有机酸的过程,他在油品老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氧化表现为生成有机酸和形成聚合产物,前者容易产生腐蚀,后者达到一定分子量后,作为淤渣而沉淀出来。产生的氧化产物溶解于导热油中,导热油的粘度就会增加。由于在用导热油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接触会造成其快速而严重的氧化变质,油品的变质会引发锅炉运行事故的发生和在用导热油的寿命的缩短。
对于冬季寒冷的北方和高寒地区,导热油低温性能对于选择导热油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选择不好就有可能发生凝管等类事故。从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角度看,选择导热油要看低温性能的两个参数,一是倾点:倾点必须高于本地区冬季的zui高平均温度(如某地区冬季zui高-20℃等);二是粘温曲线:粘温曲线就是低温温度与粘度的对应曲线。选择的导热油其冬季zui高平均温度对应的粘温参数值要高于导热油可泵性zui低粘度200mm2/s值,如-20℃粘度参数为190mm2/s时,这样既保证了在-20℃下导热油不凝管,也保证了导热油的可泵性及热量可以交换。导热油检测中由酸值可判断油品的变质程度。
这是导热油zui高允许使用温度低于300℃的导热油如L-QB300和L-QB280必做的项目,高于300℃的导热油,其应用环境必须是在闭式系统,即必须对加热系统进行氮封或液封,所以在导热油型式检验试验中可以不做这一项。zui高允许使用温度对于300℃的导热油(大多为矿物型导热油)来说,如果不在闭式系统里使用,而是在开式系统里其使用,型式检验报告必须做热氧化安定性试验。该项目考察指标为:粘度增长(40℃)%不大于40酸值增长(KOH)mg/g不大于0.8沉渣mg/100g不大于50导热油及导热油锅炉中可能会含有少量水分也会影响导热油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宿迁500导热油
氯含量国标规定不大于20ppm,且对白钢导热油系统有很强的腐蚀作用。柳州高温导热油
所有导热油如合成导热油(含苯环组成的芳烃油如氢化三联苯、二苄基甲苯、烷基苯等)、环烷烃导热油及烷烃导热油,当进入高温运行的环境里,每个分子都在承受高温恶劣环境的考验,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脱氢、氧化、裂解等化学反应,系统里不时都会有很多分子发生变化,油品里原来的分子结构开始减少,而新产生的分子开始增多,大分子、小分子、含酸结构的分子、胶状结构的分子、含烯键(即双键、不饱和键)结构的分子以及碳元素(即C)不断增多。柳州高温导热油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